用户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考志愿参考】广西医科大学(一本)

[复制链接]

38

主题

51

帖子

21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26 15:29: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广西医科大学(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坐落在具有“绿城”之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入选中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为全国建校较早的22所医学院校之一、教育部批准的有招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留学生资格的首批30所高校之一、全国最早定点招收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华侨)学生的8所医学院校之一,是以医学为特色优势,医学相关的理、工、文、管、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广西省属重点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创建于1934年11月21日,前身是广西省立医学院。1940年,校址迁至桂林。1949年以前,学校在战乱中七次迁徙校址,三次变更校名。1949年11月,更名为广西省医学院。1952年,由中央卫生部委托中南卫生部直接领导。1953年4月,中央卫生部批准改称为广西医学院。1954年7月,由桂林迁回南宁市现址至今。1996年5月,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广西医科大学。
截至2014年4月,学校校本部占地面积70多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书刊123.11万册,电子图书12.5 TB,数字资源32.5TB;设有25个学院(含9个非直属临床医学院),2个教学部,40个研究室、所、中心,开办本科专业16个;有专任教师1178名,其中正高职称303名,副高职称309名;有全日制在校生14396人,其中高职生3340人,本科生7101人,硕士生2948人,博士生253人,留学生754人。

中文名: 广西医科大学
英文名: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简称: 广西医大(GXMU)
创办时间: 1934年11月21日
类别: 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 医药
属性: 省属重点大学 ,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所属地区: 中国 广西 南宁
现任校长: 赵劲民
主管部门: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硕士点: 80
博士点: 35
博士后流动站: 4
校训: 厚德励志,博学弘医
校歌: 《广西医科大学校歌》
主要院系: 基础医学院、护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信息与管理学院等27个学院(部)等
学校地址: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双拥路22号
学校代码: 10598
主要奖项: 全国医院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
历史沿革20世纪30年代,广西经济发展缓慢,人民体质羸弱,卫生知识缺乏,疾病广为流行,疟疾、血吸虫病、天花、霍乱、结核病、肝癌等疾病肆虐猖獗,而全省无一所政府办的医院,约15万人之中才有一名医生,疾病死亡率在30%以上。该校创办人戈绍龙博士向政府建言:“广西民众羸弱,急需高等医生”。于是,省政府第105次会议通过设立广西省政府卫生委员会,指派雷殷、戈绍龙、雷沛鸿为卫生委员会委员。负责筹备广西省立医学院,并增聘张镕、李祖蔚、孟宪荩等教授协助。
1934年7月,广西省立医学院成立,10月开始招收六年制本科生,开创了广西高等医学本科教育之先河,是全国建校最早的22所医学院校之一。此后,校名先后四次变更,校址七次迁移,师生颠沛流离,在借用的民房、戏院、会馆和自搭的草棚中坚持办学,“造本省之才,为本省之用”,一切以广西少数民族地区需要和“强国、救省、健民”为办学方针,致力培养广西高级医学人才。

1937年2月,广西军医学校先后增设军医、司药、看护和担架军士及毒气疗法训练班等支持抗战。
1944年春,由于学院医学专家、教授人数规模扩大,教学质量提高,被教育部电令嘉奖,誉为全国第三。
1944年夏,日寇南侵,桂林告急,师生疏散到三江、八步等地。每迁一地就继续开诊、复课,直到1945年8月,日敌签降,抗战胜利,于同年10月省令复员回桂。
1949年11月22日桂林解放,在党的领导下,学校建立新秩序,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改造,组织土改和抗美援朝医疗队;学习苏联,进行教育改革。

1954年,校址迁回南宁津头村。办学环境得到改善,师资队伍不断扩大,招生人数逐年增长,教学、科研取得新进展。 “文革”和极“左”路线时期,学校工作深受影响。于1961年试行《高校六十条》,学校进入稳步发展阶段。

1978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和外国留学生,是当时全国9所最早接收外国留学生的医学院校之一。
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是中国第一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1984年,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广西高校第一个博士点。
1988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1992年,正式更名为“广西医科大学”。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截至2014年4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178名,其中正高职称303名,副高职称309名,高级职称教师占52%,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78%,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名,中组部“千人计划”短期项目创新人才获得者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2名,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31名,广西“八桂学者”3名、“特聘教授”3名,广西高等学校教学名师9人,中华医学会专业学会常委、委员46名,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编委36名,广西医学会各专业学会主任委员49名。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名):高枫、赵永祥、张健
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名):黎乐群、熊君福、王植柔、唐步坚、何巍、李力、张健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名):赵永祥、张新华
中组部“千人计划”短期项目创新人才获得者(1名):王洲
广西高等学校教学名师(9人):仇小强、黎乐群、唐安洲、黄光武、刘华钢、张志勇、谢小薰、杨莉、农光民
院系概况截至2014年4月,学校设有25个学院(含9个非直属临床医学院),2个教学部,40个研究室、所、中心;设有本科专业16个。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14年4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个,省级精品课程29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7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15项。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临床医学(含肿瘤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方向)、预防医学、口腔医学、药学、护理学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口腔医学、预防医学
    国家级精品课程(1个):组织学与胚胎学
    省级精品课程(29个):妇产科学、卫生统计学、妇科肿瘤学、医用物理学、口腔内科学、耳鼻喉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环境卫生学、组织学与胚胎学、人体解剖学、临床检验基础、眼科学、医学影像诊断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人体寄生虫学、诊断学、外科学总论、生物化学、实验生理科学、生理学、儿科学、病理学、外科学各论、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药理学、内科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教学改革
    2004-2014年,该校选用优秀教材比例平均达82.62%,选用新出版教材比例平均达90.76%;教师主编、参编教材共109部,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49部、主编14部;承担教改课题499项,其中,省级以上的课题立项155项;二次获省级优秀教材奖15项及优秀教材等立项项目8项;其中3部视听教材先后中标卫生部医学视听教材;2部教材的先后版本连续两次获得省级优秀教材一等奖;自行研制、引进、改进的多媒体课件854项,其中自制多媒体课件672项;曾获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获得第六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组织奖和历届广西多媒体课件大赛优秀组织奖。
    学科建设截至2014年4月,学校拥有医学、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法学等6大学科门类,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硕士、第二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共有博士点9个,硕士点33个,博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1个,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10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肿瘤学
    省级重点学科(10个):儿科学、肿瘤学、外科学、内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药理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口腔颌面外科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博士点(9个):儿科学、肿瘤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药理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耳鼻咽喉科学 、内科学、外科学、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
    硕士点(33个):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内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护理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麻醉学、急诊医学、口腔临床医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卫生毒理学、中西医结合临床、药物化学、药理学、生物医学工程、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生理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合作交流截至2014年4月,学校先后派出优秀教师和科研人员3000多人次到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丹麦、瑞典、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越南、泰国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医院、医疗或研究机构、学术机构讲学、留学、进修、攻读学位及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并建立了稳定的学术交流渠道和合作关系。接待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来校访问、讲学、交流与科研合作4000多人次。
    学术研究科研平台截至2014年4月,学校拥有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国家联合地方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广西人才小高地3个,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11个等。
    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原发性肝癌生物靶向诊治研究(卢小玲)
    科研成果学校在广西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研究方面,如在血红蛋白研究、蛇毒研究、心血管疾病防治、区域高发肿瘤防治、药物创制研究、肝脏移植、断指再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地中海贫血防治等研究领域具有特色优势。
    2008-2014年,学校获省部级以上项目120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5项;获广西科技进步奖109项;申报专利30项;在国内核心期刊和国外期刊发表科研论文3478篇,其中SCI收录62篇。
    2011-2014年,该校大学生发表论文258篇,其中国内核心期刊发表33篇,SCI期刊收录10篇,由本科同学撰写的论文在英国外科学杂志发表(SCI收录,2007年影响因子4.092);教师主编、副主编、参编专著共30部。
    在“十一五”期间,学校获省级以上课题1669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72项,获得项目和资金居于广西高校前列,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广西科学技术进步特别贡献奖、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各类奖项138项,申请并获得授权专利25件,发表SCI论文957篇。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14年4月,学校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130.5万册(图书32万余种),中、外文期刊4000多种(现刊1729种);拥有CNKI、VIP、PML、SCI等中、外文图书、期刊数据库26个,电子图书14802册。
  • 学术期刊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由广西医科大学主办,为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4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生物学文摘》(BA)、俄罗斯《期刊索引》(AJ)等著名检索工具收录。在国内,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科学技术期刊文摘(CSTA)数据库(英文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检索系统、《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药学文摘》、《中国医学文摘》等16种检索类刊物收录。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主要报道肿瘤防治的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及新经验等,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系统科技期刊群”、“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和“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收录。
    文化传统校训


    厚德,语出《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即广厚之德。“厚”的直接语义是指“深、重、多”、“宽容、厚道、忠厚、宽厚、仁厚”。指的是提高道德修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励志,指的是为了实现志向激励自己刻苦努力。
    博学,语出《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和《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指的是要通过广泛地学习知识,努力做到学识渊博。
    弘医,弘即光大发扬,医即医学。弘扬医学,治病救人是医学生的万古不变的职责,医学生更应博学精道,弘扬本业。指的是要把“弘扬医术、弘扬医德”当作人生事业的追求。
    校徽


    广西医科大学校徽,形状为圆形,中间为象征医神的蛇杖、象征时光的日暑和学校创办时间1934等元素,中文楷体广西医科大学围绕上半圆,英文黑体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围绕下半圆,底色为金黄色。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